什麼是技術分析?0基礎新手也能秒懂市場趨勢|技術分析入門【1】

Facebook
Twitter
LinkedIn

「這檔股票 K 線很漂亮,可能要漲了!」 「看 RSI、MACD,現在是買點!」

這時候你是不是一頭霧水,心想:到底在講什麼?

這些聽起來很專業的詞,其實都來自於「技術分析」

這篇文章,我們不講艱深的數學公式、不塞一堆名詞, 我們只做一件事:

讓你用最簡單的方式,理解什麼是技術分析, 並開始看懂漲跌背後的「秘密」。

 

你可以學到

👉技術分析是什麼?

👉常見的技術指標有哪些?

👉技術分析適合誰?要注意什麼?

 

一、股市三大分析是什麼

 

一般在買賣股票的時候,有三種常用的分析方法:

 

1.基本面分析

就是研究這家公司的獲利能力跟未來發展,

營運好不好、公司本身賺不賺錢、有沒有發展空間。

如果公司技術、業績一直在成長,

就可以預期股價有上漲潛力,值得「長期投資」。

 

2.籌碼面分析

就是看股市裡的大資金流向,

例如最大咖的三大法人(外資、投信、自營商),

光它們的交易量就能佔到整天交易量的一半以上,

所以他們的買賣方向,很容易帶動股價的漲跌,

跟著他們買,可以提高勝率,或至少也可以觀察他們看好哪些股票。

 

3.技術面分析

就是透過各種指標,

像是K線、均線、成交量等等,

用過去的規律,推測未來是漲還是跌,

你不一定要完全理解指標背後的各種公式,

但認識他們的功能之後,選股票就不再只靠感覺了,

這篇文章我們要介紹的,就是「技術分析」是什麼

 

二、什麼是技術分析?

 

技術分析:

根據過去價格的變化規律,推測未來的漲跌方向。

「歷史總會一再重演!」

技術分析是分析過去的股價漲跌規律,

透過「價格」「成交量」「時間」的變化等等,

來預測股價未來走勢的方法。

 

簡單說就是:「不論何時,股價漲跌都是有趨勢可循的」

 

技術分析不用關注太多公司財報、新聞(那是「基本面」的事),而是專注在:

  • 預測股價漲跌的方向
  • 觀察市場情緒的反應(例如:是不是買過頭了)
  • 交給數據來說話

這種方法,特別適合想進行短線操作、波段交易、當沖的投資人,

甚至所有想找到好買點的投資人,都可以用的到,

所以建議每個人都可以好好學習喔!

 

三、為什麼要學技術分析?

 

你也許不是全職操盤手,但只要你想:

  • 可以抓到好的買點跟賣點
  • 想找出股價轉折,不想再買了就跌、賣了就漲
  • 學會自己判斷買賣時機,而不是靠明牌

那你就應該學會基本的技術分析,

不一定要用到很複雜的指標,但選股可以更有方向,

買賣的時候會知道自己該進場的原因,而不是用猜測的了。

 

技術分析4個優點

  1. 一眼看出市場方向

只要一看圖表或數據,就能大概判斷市場方向跟情緒。

  1. 更容易找到進出點

技術分析的指標,可以讓你更好看出現在股價是不是在合理的價位,買賣更有依據。

  1. 短、中、長期交易都適用

不論你打算持股幾天、幾週,還是幾個月,這些指標都可以配合判斷趨勢。

  1. 圖像化學習,0 公式也能懂

技術分析雖然都來自於許多的公式,但最終會變成線段或圖表,

就算是新手,也只要看圖、看線,就能迅速抓到規律,入門門檻低。

 

四、簡單認識6個常見的技術分析工具

 

技術分析工具很多,這邊先介紹幾個常用的,

並且附上1分鐘小影片,建議每部都要看完唷!

 

1.K 線圖

K線是用來記錄一段時間內的股價變化,

每一根K線,會記錄時段內的開盤價、收盤價、最高價、最低價,

並且用顏色表示漲跌,

紅色(也稱作紅K)代表收盤價大於開盤價,也就是股價上漲,

綠色(也稱作綠K、黑K)代表收盤價小於開盤價,代表股價下跌。

學會看K線,就是開始看懂每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。

 

🔻必看小短片🔻

👉 一分鐘 K 棒入門!市場趨勢一眼掌握

 

2.移動平均線(Moving Average)

移動平均線(簡稱:均線) 是指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價格。

通常分為短中、長、期, 可以依照自己的投資習慣來選擇參考的均線

短期均線(5 日、10 日):做為短期走勢的參考。

中期均線(20 日、60 日):中期趨勢,適合波段操作。

長期均線(120 日、240 日):判斷長期趨勢,可以做更長的波段。

 

🔻必看小短片🔻

👉 一分鐘速懂「均線」3招!

 

3.成交量

成交量顯示市場的熱度,

透過觀察成交量的變化與股價走勢的搭配,

能更好去判斷市場趨勢與買賣時機。

 

簡單來講:

成交量多,代表這個價格大家有興趣,漲跌的方向會比較穩定。

成交量少,可能只是短暫的漲跌。

 

4.支撐與壓力

(1)支撐:

支撐就是當股價跌到一個價位很多次,都撐住沒跌破下去,甚至可能反彈,就像「地板」一樣。

(2)壓力:

壓力就是每當股價漲到一個價位,大家就會開始狂賣,所以很難再上去,就像上面的天花板。

 

🔻必看小短片🔻

👉 「支撐壓力」是什麼

 

5.RSI(相對強弱指標)

RSI是判斷買賣力道的指標,也就是看股票是否「買過頭」或「賣過頭」

數值介於0-100之間,50是中間值,

大於50代表買的多,小於50代表賣的多。

 

常見用法:

RSI > 80:可能過熱,下跌機率高。

RSI < 20:可能跌過頭,有反彈機會。

 

🔻必看小短片🔻

👉 1分鐘看懂 RSI

 

6.MACD(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指標)

也被稱作指標之王,透過兩條線跟柱狀圖來表達市場趨勢,

可以觀察漲跌方向的轉變,用來抓漲跌、找進場點。

 

🔻必看小短片🔻

👉 MACD是什麼?

 

五、新手最常搞錯的三件事

 

1.完全信任指標: 技術分析只是輔助工具,可以用來讓風險降低,但不代表一定準確。

2.看到漲就想追,看到跌就想逃:真正的技術分析,是判斷風險與機會,而不是隨波逐流。

3.沒有紀律與策略: 隨意下單比不下單更危險,技術分析也需要紀律操作。

 

六、常見技術分析問題 Q&A

 

Q1:技術分析真的準嗎?

沒有一個指標是100%準確,技術分析只是幫助你建立選股策略,而非預言股價,所以建議一定要有紀律的進出場(例如設定好停損點),不能完全的交給指標。

 

Q2:每天都要看盤嗎?

如果你做的是短線(當沖、隔日沖等),建議要練習看盤。若你是波段操作,則可以每日收盤後整理即可,如果要長期抱著的話,就更不用太在意短時間內的漲跌。

 

Q3:我要用到幾個技術指標比較好?

越多不一定越好,也可能會亂掉。建議初學者先熟悉 2~3 個指標,例如 K 線、成交量、支撐壓力等。重點是理解「指標背後的邏輯」,而不是指標越多操作越穩。

 

Q4:免費APP夠用嗎?還是要買看盤軟體?

初學者用免費APP(如:XQ全球贏家或是各家證券商app)就很夠了,大部分的指標裡面都有。

先學會用,再考慮進階工具。

 

學會技術分析,是你看懂市場的開始

沒有人一開始就看得懂K線、會抓轉折。

但只要願意每天多看一點、練習一點,

你就能從「憑感覺進場」變成「有策略的操作」。

後續學吧會逐步介紹各個指標的分析細節,

一起學習進步吧!

 

如果你想學習更多「實戰投資技巧」

學吧有實戰派老師的免費教學, 會根據多年的實戰經驗拆解讓你好吸收

現在點下方連結,趕快去報名吧 

想學更多請點我 ⭢ 股票當沖、短波段 免費線上聽|小王子

 

延伸學習

  •  

查看更多文章

登入

註冊

或使用電子郵件

按下「註冊」視同您已同意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